平顶山卫东区“五星工坊”强产业促共富
6月14日,在卫东区东安路街道东苑社区非遗匠心·五星工坊,一场别开生面的糖画教学正在进行。
糖画是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进行造型,亦糖亦画、可观可食,起于明、盛于清,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1991年出生的赵宁做糖画已有4年,有一家文创小店,也是文旅基地的老师,他把非遗做成潮玩,深受成年学生和孩子们的喜欢。
“这是老师和我一起做的糖刀,我特别喜欢。”卫东区建东幼教6岁的李晨熙高兴地说。
“我们每周都有两节非遗课程。”东苑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尚原萍说,该工坊是东苑社区和平顶山市文旅基地共同打造的特色就业帮扶项目,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帮助学员掌握一定的技能,为其后续就业、创业提供动能。
截至目前,该工坊已开设赵氏糖画、谷氏编织、李氏景泰蓝、丁氏缠花等12个科目,已培训300余人,一部分受训人员实现充分就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五星工坊’是抓实抓细‘五星’支部创建,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快实施和美乡村建设的有力举措之一。”卫东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翔说,以党建联建共建为抓手,卫东区构建多方组织对接、供需对接、项目对接、服务对接机制,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五星工坊”,强力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努力探索抓党建、强产业、促共富的路径,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该区蒲城街道蒲城村以发展特色农业为主线,采取“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利用辖区企业众鑫草莓的技术优势,建立红颜汁极·五星工坊示范工坊,通过农户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龙头企业“双绑”机制,实现群众创业增收、村集体经济产业增值。截至目前,该工坊吸纳20余名村民就业,每人每年增收约1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既是重中之重和基础关键,也是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为破解这一难题,卫东区全力推进“五星工坊”建设,依托党建联建机制,统筹资源要素,引导企业把合适的生产环节放到农村,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围绕来料加工、招工驿站、乡土品牌、农旅融合、赋能创业等五种类型,由村(社区)、企业、部门、院所等结对共建,通过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党建联建机制,利用党群服务阵地、闲置房屋土地等创办工坊式创业就业平台,或结合发展乡村旅游、高效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截至目前,该区已打造逍窑妙境、非遗匠心、红颜汁极等6个“五星工坊”,极大促进了村集体增收和村民增富。
为推进“五星工坊”建设,该区构建了多方联动的组织体系、规范管理的运行体系、直达快享的政策体系、到户到人的帮扶体系、支撑有力的保障体系、细化具体的考核体系等六大体系,统筹整合一切资源,综合运用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推动人往工坊走、力向工坊使,让发展之坊、强基之坊、富民之坊、暖心之坊遍地开花。
“乡村振兴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卫东区将持续加大‘五星工坊’建设,为乡村振兴聚势加力。”张翔说,卫东区今年经过充分调研、多方筹备,协调辖区资源,拟为蒲城古陶、喜乐馒头、富民药材等10个各具特色的“五星工坊”挂牌,加大“五星工坊”覆盖面,高标准实现乡村组织增能、产业增值、集体增收、群众增富。(记者朱江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