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聂耳考进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进步学校里受到一些革命思想的影响,经常参加学校 聂耳老宅组织的文艺宣传活动。他不但搞音乐也演话剧。他的处女作《省师附小校歌》,就是这个时候问世的。这支歌曲雄壮有力,富有朝气,已显露出他的才华。也就在这个时期,他开始接触小提琴,常常到西山美人峰下孜孜不倦地练琴。1927年,大革命刚刚失败,革命处于低潮时期。他不顾反动派的迫害,积极参加我党领导的青年读书会和音乐、戏剧的演出,参与散发传单等秘密活动,并毅然加入了共青团组织。1930年夏,十九岁的聂耳在省立第一师范毕业了。正当他要走上工作岗位时,意外的事发生了,由于聂耳参与进步学生活动,被叛徒告密,当局下令要逮捕他。当时,他三哥聂叙伦刚从日本回来,准备去上海工作。为了躲避反动当局的迫害,他三哥将计就计,让弟弟顶自己的名,连夜离开昆明去上海。 到上海后,经朋友介绍,聂耳进了一家名叫“云丰中庄”小商号当伙计。这家小商号只供食宿,不给工资。在那里,聂耳每天劳动长达十小时以上。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他仍然每天坚持学英语、日语,练习小提琴。
1931年4月,聂耳以刻苦自学的成绩和多方向才能,考入了“明月歌舞剧团”。从此,正式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聂耳 聂耳进入“明月歌舞剧社”,如鱼得水,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他每天练琴坚持在六个小时以上,专心致志,毫不旁顾。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三个月,他就成了乐队的主要小提琴手,接着,又学习作曲,研究和声,钻研民族音乐,并开始了他早期的音乐创作。 1932年11月,他从北平又回到上海,先后在联华影业公司一厂、百代唱片公司、联华影业公司二厂为 电影配音和作曲。这一时期,由于他和许多进步的文艺工作者经常接触,思想进步更快。上海“苏联之友社”成立音乐小组后,他和任光、张曙等积极参加了音乐小组的活动。后来,他又和任光发起成立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
1933年初,聂耳由田汉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不仅获得了新的政治生命,艺术才华也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他一生中的创作,绝大部分都是在1933一1935年之间完成的,这期间,正是民族危机极为严重的时期,也是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实行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最疯狂的时候。聂耳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在他创作的歌曲中,表达了人民的呼声、民族的怒吼。 1934年是聂耳创作最旺盛的一年。这年,他为田汉的歌剧《扬子江的暴风雨》创作了《打砖歌》、《打桩歌》、《码头工人歌》,并担任导演和主演;为电影《桃李劫》谱写了主题歌《毕业歌》;为电影《大路》谱写了主题歌《大路歌》和插曲《开路先锋》;为电影《新女性》谱写了主题歌《新女性》;为电影《飞花村》谱写了主题歌《飞花歌》;还创作了儿童歌曲《卖报歌》等。1935年,为话剧《回春之曲》谱写了《梅娘曲》,又为电影《逃亡》作主题歌《自己歌》和插曲《塞外村女》;还创作了《采菱歌》等歌曲。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创作出了三十余首充满战斗激情和富于劳动人民感情的歌曲。